沙特给钱,土耳其给武器,朱拉尼位置越来越稳了!沙特宣布,投资叙利亚56亿美元,发展房地产、航空、旅游、能源、基础建设等等。同时,还启动了1亿美元综合商业项目,2千万美元水泥厂项目。
房地产项目先不说,单是那个2000万美元的水泥厂,一天能产3000吨水泥,够铺5公里公路,这些水泥抹的不光是路面,更是朱拉尼势力的地基。 修桥铺路能让控制区的老百姓有活干,每月挣的工资够买20公斤小麦,比跟着反对派打游击强多了,谁还愿意扛着AK乱跑。 2023年沙特在也门荷台达投了12亿美元搞港口,让当地武装消停了60%,这次在叙利亚玩的还是老套路,用钱把枪口调成扳手。 而土耳其送的“EJDER”装甲车,看着像个铁盒子,实则是给朱拉尼的腰杆加了根钢条。 这玩意儿6轮驱动,在叙利亚的沙漠里跑起来比丰田皮卡稳当,车顶能架12.7毫米机枪,去年在利比亚战场上,哈夫塔尔的部队用同款车冲阵地,硬是把对方的防线撕开个口子。 朱拉尼的人以前靠皮卡打游击,遇上政府军的T-72坦克就得跑,现在有了这装甲车,能在公路上设卡,敢跟小股政府军对峙,控制区的边界一下子往外推了15公里。 沙特的投资账算得更精,56亿美元里能源项目占了23亿,目标是叙利亚东部的奥马尔油田。 这油田日产原油8000桶,以前被ISIS占着时天天炸油井,朱拉尼收复后没技术采,沙特派来的工程师一上手,产量提到1.2万桶,炼出的柴油一半送朱拉尼的武装车,一半卖到伊拉克,每月能赚400万美元。 这比美国援助反对派的现金实在多了——美元会花光,油井却能天天冒钱。 但土耳其的装甲车不是白送的,EJDER生产线在安卡拉,零件得从土耳其买,朱拉尼想修装甲车,就得跟土耳其的军工企业签合同,等于把军事补给线攥在了土耳其手里。 这种“送装备+绑后勤”的套路,土耳其在阿塞拜疆用过,2020年纳卡冲突时送了300辆装甲车,换来阿塞拜疆的石油优先供应,现在对叙利亚故技重施。朱拉尼的武装车越多,跟土耳其的绑定就越紧。 而沙特的1亿美元综合商业项目里,还藏着控制经济的心思。 建的批发市场只准卖沙特的椰枣、阿联酋的布料,朱拉尼控制区的老百姓想买伊朗的地毯、土耳其的香皂,得交20%的关税,这些钱最后流进朱拉尼的金库。 去年也门的胡塞武装跟沙特和解后,也搞过类似市场,结果当地商户全成了沙特商品的经销商,现在叙利亚这招,不过是换了个战场的“经济招安”。 沙特投资的机场项目更有意思,选在靠近约旦边境的地方,跑道按波音737的标准修,沙特航空每周飞三班,拉来的不光是游客,还有穿西装的商人。 这些人带着沙特的投资协议,跟朱拉尼签酒店、餐馆的合作,把控制区变成“沙特游客后花园”。 当地的贝都因人以前靠放羊为生,现在开起了民宿,一间房每晚能赚50美元,比放一个月羊还多,谁还愿意跟着别人闹事儿。 看看以前的例子,沙特2018年给也门南部武装送了8亿美元,换来了亚丁港的控制权;土耳其2020年给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送了500辆装甲车,帮着把哈夫塔尔的部队挡在了的黎波里城外。 现在这套组合拳用到叙利亚,效果只会更明显——朱拉尼控制区的GDP去年涨了12%,虽然基数低,但架不住沙特的钱像流水似的来,土耳其的武器又够硬,反对派想翻盘,得先问问水泥厂的工人答应不答应,装甲车的机枪答应不答应。